6月22日,由聊城市委宣傳部、聊城大學聯合舉辦的“外眼看聊城”系列活動舉行,聊城大學2025“漢語橋”薩摩亞青年學生來華團組實地探訪光岳樓、聊城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在古建筑與運河文化的交織中感受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
當日下午,薩摩亞學生團首先抵達位于古城中心的光岳樓。這座始建于明洪武七年的木構樓閣,一直是聊城古城區最雄偉高大的建筑,也是我國現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質樓閣之一,該樓主體未用一顆鐵釘,僅靠榫卯結構咬合,卻能歷經651年風雨,堪稱中國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跡。約瑟芬聽了講解員的介紹感慨道:“這座樓不用一顆釘子,卻能屹立六百余年,中國古人的智慧令人震撼!”
薩摩亞學生們拾級而上,登臨樓頂憑欄遠眺,古城青磚黛瓦與東昌湖碧波相映。西西莉亞舉起手機,將這美麗的畫面定格在鏡頭中:“這種傳統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面,太美了!”
隨后,學生團走進聊城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這是國內首座以運河文化為主題的專題博物館,也是聊城市最大的集文物收藏、保護、研究、陳列、宣傳教育于一體的大型綜合類博物館。該館通過“歷史變遷”“水工科技”“運河風情”等主題展陳,系統呈現了大運河的開鑿、繁榮與變遷。在運河風情展廳,《東昌盛景圖》數字國畫生動再現了當年大運河聊城段船閘、橋梁、會館、碼頭、商鋪林立的熱鬧場景。約瑟芬在圖前駐足良久,她感慨道:“畫中舟楫穿梭、商賈云集的場景栩栩如生,我仿佛穿越到了那個運河作為南北交通命脈的時代。”
活動接近尾聲,學生們仍沉浸在水城古韻之中,紛紛以鏡頭定格難忘瞬間。他們表示,將把在聊城的所見所聞帶回薩摩亞,與親友分享這座“運河古都”的獨特魅力。這場跨越山海的探訪,不僅是一次文化的解碼,更在青年心中播下了友誼的種子,為中外文明交流互鑒注入了蓬勃的青春活力。
文/圖 記者 張琪 馬麟
2025-06-23 17:02:43
2025-06-23 17:00:43
2025-06-23 16:57:37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