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德策
合適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激活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是聊城市華育高級中學不懈的追求。該校積極探索民辦高中特色發展新路徑,通過構建“五位一體”育人體系,實現了“低進高出、多元成才”的辦學目標。學校從德育浸潤、教學優化、動力激活、專業發展四個維度入手,系統推進管理機制創新,為學生多元成才提供了堅實保障。
體驗式教育 喚醒成長潛能
當前,教育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傳統教育模式正受到數字技術的顛覆性沖擊。華育高中積極探索體驗式自主教育管理理論,重新定義教育的本質,從“塑造工具”轉向“喚醒主體”,為未來社會培養可持續發展的人才。
每學年舉辦的校園體育美食節,是學校體驗式教育的典型實踐。學生深度參與其中,通過精英幣評價體系激勵,實現了從“執行者”到“創造者”的轉變。在活動中,學生們不再是被動的參與者,反而積極主動地承擔起活動項目的確定和實施,自主完成從材料選購、制作、宣傳到售賣的全流程工作。例如,高一鯤鵬2班的“火雞面”攤位引入特色介紹和團隊宣傳,吸引了大量師生,成為最受歡迎的攤位之一。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下回到現實生活場景,實現了從教育客體到具有價值判斷和實踐智慧的主體的轉變。
在體育美食節活動中,學生通過制作美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這種多模態學習場景的整合,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提高了他們的實踐能力和知識理解能力。后續調研顯示,參與活動的學生在后續物理課堂中,對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準確率大幅提升。這一數據有力地印證了杜威“從做中學”理論在當代教育環境下具有的重要價值和實踐意義。
該校深化體驗式教育,建立“體驗式學習成長檔案”,通過大數據追蹤學生核心素養的縱向發展,讓校園真正成為“靈魂喚醒的場域”,培養出更多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優秀人才。
三維賦能 構建教師發展生態
有效的教研是高效課堂的基礎。聊城市華育高級中學深化“三備三研”備課要求,學科組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主講人,全面落實集中備課,明確課堂目標、教學設計、“三講三不講”、選好用題,提高整體課堂效果。
學校加強業務培訓力度,利用新教師的崗前培訓、全體教師的在職研訓等形式,快速提升教師教學水平,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各學科教研組還立足實際,有針對性地組織多種形式的培訓,鞏固擴大培訓的成果,加強學科建設。
結合教學實際和學科特點,學校建立并實施了高效課堂教學基本模型:學教滾動、小步快進、鞏固診斷。在實施過程中,要求教師嚴格落實“明確目標、先學后教、學生展評、當堂訓練”四要點,突出學生的學,以問題驅動課堂,先學后教,引導學生高效學習,促進知識的消化和理解,力求實效。同時,教師注意把控好課堂紀律和節奏,通過“挑著練”“小專項”“能力卷”實現學生能力從低階向高階逐級進階。
學校全面落實“強師必先強課,強課必先提質”的課堂目標責任,通過組織“立標課”“示范課”“優質課”“過關課”“教學能手”等賽課活動,提升團隊教研能力,推動教學高質量發展。在全國第七屆和諧杯“我的文化我的班”大賽中,該校教師孫振擴榮獲特等獎,高群、劉蓓榮獲一等獎;在全國第十屆和諧杯“我的模式我的課”賽課大賽中,王丹雨、張珂、楊曉飛、高美霞榮獲一等獎,周廣振榮獲二等獎;在全國第十二屆和諧杯“說課標、說教材、說教學”說課大賽中,蔡修臻、楊曉飛榮獲一等獎,于世巖、劉程榮獲二等獎。
民辦高中的特色發展需要構建“管理—教學—育人”的協同創新體系。聊城市華育高級中學通過系統化設計,實現了從“分層”到“分類”的轉變,其“精準診斷—個性培養—多元出口”的育人模式,為民辦高中轉型升級提供了可復制的實踐樣本。學校將繼續深化特色管理體系,為學生多元成才提供更廣闊的空間,為教育改革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2025-04-15 10:25:17
2025-04-15 10:09:43
2025-04-15 10:09:14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