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王向陽) 3月26日,聊城市第一實驗學校校園內墨香四溢,聊城市“以書法為基 以教材為媒”主題專項培訓活動在這里舉行。活動由聊城市教育考試與教學研究院統籌指導,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提供學術支持,通過專家講座、課堂觀摩、主題研討等多元形式,為全市500余名書法教育工作者搭建起專業成長平臺。
上午8時,參加活動的教師步入校園,在書畫長廊中開啟沉浸式藝術之旅。百余幅師生作品以“四季時序”為軸鋪陳,既有工整的《千字文》楷書臨作,也不乏將甲骨文元素融入節氣文化的創意作品。各縣區教研員、老師們在作品前駐足,感受傳統筆墨與生活美學的融合。“書法教學要從單純技法訓練轉向文化浸潤,從單向知識傳授轉向素養培育,從傳統課堂模式轉向跨學科融合。”開幕式上,聊城市教育考試與教學研究院副院長熊永星表示。
教學展示環節亮點紛呈。教師張梟、李平平聯袂呈現的軟筆雙師課,創造性采用“教師示范—學生臨摹—實時點評”的三角互動模式,多維度示范,解決了書法教學視角受限的痛點。課例展示結束后,“墨韻社”師生以二十四節氣為主題,將節氣、古詩詞、書法、話劇巧妙融合,呈現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二十四節氣奇遇記”。
重慶市沙坪壩區教師進修學院王天俊教授進行了課例點評。他通過對比分析書法課堂案例,既肯定了課例的精彩之處,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王天俊表示,低年級要重興趣培養,中年級要強文化認知,高年級要育創新意識,要將“端端正正寫字,堂堂正正做人”在日常教學中滲透到每一個孩子的認知里。
在專題講座中,王天俊圍繞“小學書法教育發展途徑的實踐”“小學硬筆書法課堂模型的建構及反思”兩條主線,以“從教育的角度看,什么是書法”這一問題開場,結合學術理論、教學案例視頻等為老師們重塑了書法課堂的新模型。
一字一世界,一筆一乾坤。這場春日里的翰墨之約,不僅提升了教師的專業素養,還播撒下文化傳承的種子。漢字形美如畫,音美如歌,意美如詩,當更多教師學會在橫豎撇捺間解讀中華文明密碼,傳統文化教育必將煥發新的生機。
2025-04-01 17:22:27
2025-04-01 17:19:48
2025-04-01 11:43:3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