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9在线观看,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日本一本2017国产,免费观看一片a一级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專題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繁森故里石榴紅”專欄 > 最新報道 >

用好聊城紅色文化資源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來源:聊城日報  2025-07-13 18:02:59
A+A-
分享

  ■ 賈思宇

  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中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動載體。聊城是革命老區,有著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傳承弘揚聊城紅色文化,對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以歷史為底,凝聚政治認同。聊城這片紅色熱土,記錄著革命先烈的忠誠、信仰、奮斗和犧牲,鐫刻著各族兒女的家國情懷和歷史擔當。要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依托“革命老區”“孔繁森精神”等紅色文化名片,找準用紅色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著力點,用紅色文化的精神洗禮強化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政治身份標識。用好用活地域紅色資源,把握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等重要時間節點,統籌用好聊城革命烈士紀念館、中共冀魯豫(平原)分局舊址、蘇村阻擊戰紀念館等紅色文化活動場所,開展形式多樣的愛國主義教育,使之成為凝聚政治認同的紅色教育陣地。講活講好地域紅色故事,講清楚馬本齋率領回民支隊抗擊日寇的英勇壯舉,講清楚孔繁森同志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一腔熱血灑高原的光輝事跡,講清楚百年大黨依靠各族人民群眾穿越血與火洗禮鍛造的光輝歷史,不斷增進各族群眾對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

  以文化為脈,增強民族凝聚力。紅色文化承載著各族群眾共同的歷史記憶和情感歸屬,有助于激發各族群眾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要加強對聊城紅色文化資源的深入挖掘、研究闡釋和高度凝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形成獨特的地域紅色文化精神內核,進一步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結合當下信息時代的傳播特點,創新傳播方式,加強紅色文化網站平臺和數據庫建設,應用新媒體技術制作短視頻、微電影、短劇等,強化“紅色IP”推廣,提升紅色文化的傳播力、影響力。創新設計呈現方式,創作推廣一批富有教育意義的紅色文化作品,比如舞臺劇《金字匾》、雜技《挺進·渡黃河》、京劇《鑄魂》等,將紅色故事搬上舞臺,用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跡來提升紅色文化吸引力和感染力,讓紅色文化更加可觸可及、可感可知、可親可近。

  以教育為引,賡續紅色基因。紅色文化中豐富的人物精神、歷史事件、革命遺跡等是鮮活的教育資源,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動教材。要加強紅色文化的理論教育,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斷完善分層教育機制,充分發揮紅色文化在干部教育、黨員教育、國民教育中培根鑄魂的作用,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使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運用好社會實踐的第二課堂,強化紅色主題實踐活動,切實發揮孔繁森精神教學基地、聊城市國防教育基地等紅色教育基地作用,以實地參觀、現場教學、沉浸體驗、交流研討等方式,用心營造濃郁醇厚的紅色文化氛圍,共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推進紅色文化宣傳教育生活化,開展形式多樣的紅色文化活動,把紅色資源融入公共空間,在潛移默化中加強人民群眾的紅色教育,讓紅色基因的根基命脈薪火相傳。

  (作者單位:中共聊城市委黨校,本文系2025年度聊城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編號:ZXKT2025062)

編輯:蘇永樂
審核:劉 飛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