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9在线观看,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日本一本2017国产,免费观看一片a一级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部門 > 法治 >

筑牢法治屏障 共繪平安畫卷——聊城市《反有組織犯罪法》施行三周年宣傳工作綜述

來源:聊城日報  2025-06-24 16:27:40
A+A-
分享

  ■ 本報記者 王軍豪

  本報通訊員 孫雅寧

  臨清市將獅貓文化、運河文化與掃黑除惡常識相結合,打造“獅貓警長—掃黑貓”法治IP形象,并制作“掃黑貓”文創產品;東阿縣結合美食節、民法典宣傳月等,設置“法治攤位”現場問診,讓掃黑除惡普法宣傳進商戶、進景區;市司法局指導創作《掃黑除惡我們在行動》等法治文化作品,通過法治文藝巡演和新媒體面向社會廣泛傳播;市文化和旅游局結合“中國旅游日”,向市民游客介紹非法集資、“投資項目游”等文化旅游領域有組織犯罪的形式……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有組織犯罪法》施行三周年之際,4月下旬到5月底,市平安掃黑辦精心謀劃開展專題宣傳活動,有效擴大了該法的宣傳覆蓋面和影響力,進一步提高了群眾知曉率和參與度,形成依法嚴懲涉黑涉惡違法犯罪、預防和懲治有組織犯罪的強大聲勢。

  4月30日,聊城市與東昌府區兩級平安掃黑辦聯動,組織公、檢、法、司等24個部門在聊城公園開展《反有組織犯罪法》施行三周年集中宣傳活動,拉開了本次專題宣傳活動的序幕。截至5月31日,全市共開展宣傳活動530余場次。

  本次專題宣傳活動,充分利用線上線下多種渠道開展立體化宣傳。市縣兩級平安掃黑辦組織基層綜治網格員、普法志愿者及法治副校長等組建宣傳骨干隊伍,用老百姓聽得進、看得懂、記得住的語言,持續推進《反有組織犯罪法》進機關、進村落、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景區、進工地、進家庭、進商超、進市場。

  各級各部門利用本單位微信公眾號、微博、今日頭條、網站“兩微一端一網”新媒體矩陣以及大屏幕,發布、轉載《反有組織犯罪法》相關知識、解讀文章、典型案例等內容,實現了宣傳集群發聲、多維呈現。

  東昌府區柳園街道綜治中心聯合新時代社區組織網格員和志愿者走進小區開展專題宣傳;陽谷縣網格員在各自轄區內采取集中召開宣傳會議、入戶、串巷等線下方式進行宣傳;高唐縣借助“黃河大集”人流量大的優勢,面對面向群眾講解掃黑除惡知識及舉報渠道和方式,引導群眾踴躍舉報涉黑涉惡線索;高新區將學習《反有組織犯罪法》納入5月份主題黨日活動……此外,各級各部門通過張貼宣傳欄、走訪入戶、設置醒目廣告牌及宣傳標語等方式宣講普及《反有組織犯罪法》及掃黑除惡相關知識,全市累計動用2萬余塊LED屏滾動播放掃黑除惡相關知識,發放各類宣傳材料22萬余份,懸掛宣傳標語條幅1918條。

  重點行業領域是此次專題宣傳活動的關鍵著力點。我市重點行業領域各成員部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及宣傳資源優勢,以深化行業領域專項整治為牽引,落實邊執法邊普法宣傳機制,將《反有組織犯罪法》宣傳納入行業領域日常管理及執法檢查范疇。

  市人民銀行通過金融機構營業網點LED屏、廳堂微沙龍、微信公眾號等渠道發布普法內容1000余條次,重點解讀《反有組織犯罪法》法律條文及法定義務。全市超百家銀行網點化身“反有組織犯罪法宣傳站”,滾動播放警示標語20000條次。市稅務局在辦稅服務大廳發放《反有組織犯罪法》宣傳資料,向納稅繳稅人及群眾詳細講解相關法律法規。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發放掃黑除惡舉報指南、防范工程建設領域涉黑涉惡風險提示等宣傳資料,提升市場主體及行業從業人員對《反有組織犯罪法》的認知度和辨別涉黑涉惡行為的能力。市交通運輸局加強對交通運輸企業的日常監管,對客貨運場站、駕校、建筑工地等重點場所進行不定期暗訪。

  建立從業人員背景審查制度,嚴格準入,建立企業信用檔案,規范企業經營行為,從源頭杜絕涉黑涉惡勢力在交通運輸領域滋生蔓延。

  《反有組織犯罪法》宣傳進校園,是深入推進青少年法治教育,防止黑惡勢力向未成年人滲透,切實增強未成年人法治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的重要舉措。

  我市政法各部門充分發揮法治副校長作用,建立《反有組織犯罪法》常態化宣講機制,通過開展專題講座、以案釋法、法律知識問答等形式宣傳普及《反有組織犯罪法》及掃黑除惡相關知識。專題宣傳活動期間,全市法治副校長共開展法律講座200余場次。5月26日,聊城市公安局東昌府分局古樓派出所在聊城市江北高級中學開展《反有組織犯罪法》主題宣講活動,學校300余名師生受益。陽谷縣構建“家、校、企”三位一體宣傳矩陣,法治副校長精心選取多起校園周邊真實案例,將晦澀的法律條文轉化為一個個鮮活的故事,讓同學們直觀感受到有組織犯罪的惡劣本質與嚴重危害。

  本次專題宣傳活動,亮點多、舉措實、效果好,將“紙面法律”轉化為“社會共識”,讓“法治精神”與“人民安全”深度融合,為遏制有組織犯罪滋生蔓延,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編輯:蘇永樂
審核:劉 飛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