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京飛(左)查看患者影像學資料
文/圖 劉慶功 李瑞軒
近日,聊城市第三人民醫院血管外科趙京飛團隊成功開展了一項具有重要意義的手術。他們應用國內首款肺動脈取栓支架系統TendviaTM,為一位中高危急性肺動脈栓塞患者實施了肺動脈介入取栓手術。這一手術是肺動脈取栓支架系統TendviaTM上市后在全國的首批應用,為廣大患者帶來了治療新希望。
作為一種危及生命的循環系統急癥,急性肺栓塞以肺動脈被血栓阻塞致使肺部血流驟然中斷為顯著特點,與心肌梗死、腦卒中并稱為“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一直是臨床工作中的重難點。對于大面積肺栓塞患者來說,傳統的抗凝和藥物溶栓治療往往難以提供快速、有效救治。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經導管溶栓術及經皮肺動脈機械取栓術已逐漸成為治療肺栓塞的主要手段之一。“我們應用肺動脈取栓支架系統TendviaTM成功開展了全市首例肺動脈介入取栓手術,對進一步推動我市急性肺栓塞介入治療技術的應用與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市第三人民醫院血管外科主任、副主任醫師趙京飛說。
回顧趙京飛的從醫歷程,“開拓”與“突破”這樣的詞匯用在他身上很合適。自2012年踏入醫療行業以來,他深知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術對于外科醫生的重要性。他積極把握每一個學習機會,全力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在新技術、新項目的申報及推進工作方面,他表現突出,先后申報近10項,榮獲醫院表彰獎4項。
在肩負起醫院血管外科的工作重任之前,趙京飛原本在肝膽外科從事診療工作。為順應醫院整體發展布局,當醫院選派趙京飛外出學習血管外科專業知識時,他毫不猶豫地接受安排。作為聊城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知名醫院,市第三人民醫院在心臟和腦部疾病治療方面成績斐然,鑒于腦部與心臟疾病治療常涉及外周血管病,于是,醫院決定發展血管外科并吸納專業人才,趙京飛從此勇挑重擔。
在醫院的大力支持下,趙京飛先后參加了上海中山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外周血管疾病腔內治療培訓班、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管外科精英培訓項目等。2017年12月,他從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血管外科進修歸來,迅速投身血管外科的繁重工作中。至今,他帶領團隊成功完成三、四級手術400余例,涵蓋下腔靜脈濾器置入術、大隱靜脈外剝脫導管微創治療等20余種血管外科手術。憑借突出的工作成績,2020年,趙京飛擔任血管外科負責人。
趙京飛形象地將血管外科的工作比喻為“生命管道的修理工”。人身上的血管肩負著向全身輸送血液、維持生命的重任,一旦出現問題,人的生命健康就會受到威脅。而血管在運行過程中,就像城市輸水管道一樣,會因銹蝕而堵塞,也會因各種原因而破裂。血管外科醫生的使命就是疏通堵塞的血管、修補破裂的血管。
在講述血管破裂的嚴重性時,趙京飛提及了近期收治的一位男性患者。11月12日,該院血管外科接收了一位主動脈夾層B型患者。主動脈夾層因極高的致死率被稱為“死亡收割機”。主動脈是人體最為粗大的血管,全身器官所需的血液都要經由主動脈進行分配。主動脈中的血液流速極快,最高可達6km/h。它的管壁呈現出類似“三合板”的多層構造,分別是內膜、中膜和外膜。在健康狀態下,這三層膜緊密貼合,毫無縫隙。但發生病變時,主動脈在高速高壓的血流沖刷下,內膜破損,血流便會穿過內膜沖擊中膜,在中膜層內形成一個可容納血流的新腔隙,血管壁像被吹起的氣球般極度膨脹,且薄如紙張,因此,這類患者也被稱為“氣球人”。此時患者僅在上廁所時稍一用力,都有可能引發主動脈破裂,而一旦破裂危及生命。
該男性患者因胸痛5小時到市第三人民醫院就醫,有長達10余年的高血壓病史。患者病情危急,趙京飛團隊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憑借精湛的醫術和果斷的決策,最終成功救治了該患者。
為治病救人,在常規手段難以奏效時,敢于接納新理念、應用新技術,不懼醫療風險,這是趙京飛始終秉持的信念,也是他對“大醫精誠”的深刻詮釋。在他的帶領下,市第三人民醫院血管外科團隊正不斷探索前行,為更多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2024-12-06 09:19:50
2024-12-06 09:18:59
2024-12-06 09:11:07
2024-11-21 08:52:06
2024-11-13 14:35:34
2024-01-26 09:11:53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