鑼鼓鏗鏘,戲韻悠揚。為進一步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更好地發揮戲曲小劇對移風易俗工作的助力作用,近日,“一村一年一場戲”文化惠民演出在杜郎口鎮唐槐公園鳴鑼開唱。
此次演出以傳統戲曲為載體,將移風易俗新風尚融入經典唱段。《金水橋》《秦雪梅》《墻頭記》等一部部經典曲目,在唱念做打間傳頌著忠孝仁義的千古佳話,為鄉親們獻上了一場場“接地氣、冒熱氣、聚人氣”的文化大餐,讓文明新風在歡聲笑語中浸潤百姓心田。
為將移風易俗工作抓實抓好抓出成效,杜郎口鎮創新平臺手段,以群眾看得懂、記得住的方式,扎實做好移風易俗主題宣傳。他們探索建立了“觀戲前十分鐘微宣講”機制,在演出開場前發放移風易俗宣傳頁、倡議書,并通過與群眾互動問答等方式普及政策。在戲曲表演的間隙,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群眾講解移風易俗理念實質,引導群眾崇尚節儉、破舊立新,自覺抵制不良風氣,爭做文明新風的倡導者、踐行者、推動者。與此同時,杜郎口鎮圍繞移風易俗主題宣傳,下大力氣組織創作具有濃郁地方特色與鄉土氣息的文藝節目,以“三句半”等群眾喜聞樂見的表演形式,將“大操大辦”等陋習化作戲中諷喻元素,將移風易俗新風尚的主題融入節目中,讓每個唱腔、每句念白都成為傳播文明新風的藝術載體。
“戲臺雖小,卻能唱響時代新風;方寸之間,亦可凝聚文明共識。”杜郎口鎮宣傳委員劉雷表示,未來將創作更多“移風易俗+非遺戲曲”融合劇目,創新宣傳方式,形成傳播合力,讓傳統文化成為破除陳規陋習的“金鑰匙”。正如村民趙大爺所言:“這戲聽得痛快,更看得明白——移風易俗不是拆臺子,是給咱老百姓的日子搭臺子!”
一曲終了,新風正起。當傳統戲曲與現代文明在鄉村舞臺深情相擁,移風易俗不再是生硬的口號,而是化作鄉親們臉上的笑容、心頭的溫暖,化作鄉村振興路上最動人的文化樂章。(賈立華 楊冬雪)
2025-05-06 11:23:42
2025-04-30 16:43:51
2025-04-30 09:26:39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