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趙艷君
4月16日一早,臨清市大辛莊街道“積分超市”里傳來一陣陣歡笑聲。村民們憑借自己的信用積分,前來兌換生活用品、文具等物品。
讓德者有“得”。2023年以來,臨清市深化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在鄉村治理中結合各鎮街實際,試點推行“信用+積分”鄉村治理模式,有效提高了村民在村級事務管理中的參與度,推動農村人居環境由“村里事”變“家家事”。
小食堂傳遞大文明
4月10日中午時分,臨清市尚店鎮尚店村幸福食堂里飄出陣陣飯香。在此之前,當地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暖陽行動”的志愿者們已經忙碌了很長時間。他們洗菜、切菜、熬湯,每一道工序都做得認真細致。
為鼓勵更多人投身志愿服務,村里依據志愿者信用積分制度,對參與此次幸福食堂服務的志愿者給予信用積分獎勵。這些積分不僅是一種榮譽,還能兌換實用的生活用品。
臨清市推行“美德信用+幸福食堂+志愿服務”積分管理模式,指導試點鎮街制定《幸福食堂信用積分管理辦法》,并組建特色隊伍,將志愿服務與信用激勵相融合。志愿服務活動是幸福食堂開展的基礎條件,也是信用積分的主要來源。
臨清市戴灣鎮晁寨村有“銀齡互助幫幫團”“巧廚師”“文藝輕騎兵”三支志愿服務隊。其中,“銀齡互助幫幫團”服務隊由村里身體健康、熱心公益的村民組成,為行動不便的高齡老人提供送餐上門、接送等服務。而潘莊鎮則組建“九九志愿互助隊”“巾幗志愿服務隊”等5支專項志愿隊伍,為食堂設立廚師、幫廚、保潔等志愿服務崗位,實現了“村民捐食材、志愿者掌勺、老人享服務”的閉環管理。
小支出換來大收益
信用積分能兌換生活用品,它能兌換真金白銀嗎?新華路街道西胡網格村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該村通過信用積分激勵,發動黨員志愿者帶領群眾主動清除私搭亂建、整治亂堆亂放,大力開展垃圾分類、環境整治等行動,每年可節省人居環境整治支出4萬元,以“小支出”換來“大收益”,鄉村治理更加有效。
近年來,臨清市以”信用+積分”為紐帶,串起文明實踐、環境提升、鄉風培育三顆明珠,讓村民參與有熱度、鄉村治理有溫度。在村級依托信用積分超市、商家聯盟以及“信易食”“信易購”“信易醫”“信易+便民”“信易+閱讀”等5大應用場景,推進信用與環境整治、秸稈禁燒、治安巡邏等基層治理深入融合。
在這個過程中,部分網格村還創新打造“信用門牌”二維碼,通過掃碼可查看村民所獲積分明細,激勵村民爭當信用戶。開展“美德誠信之星”“文明家庭”“好鄰居”“好婆婆好媳婦”“美麗庭院”評選活動,樹立先進典型,給予相應積分獎勵。探索引入“信用+”積分模式,開展“積分制激活移風易俗”活動,組織發動“信用志愿服務隊伍”下到田間地頭、進村入戶走訪宣傳移風易俗政策。村黨組評議小組對自覺遵守村規民約、抵制不良行為、破除陳規陋習的村民給予相應賦分累積,積分兌換獎勵機制的實施,在村級凝聚起了爭做文明人、爭創文明戶的強大共識。
2025-04-21 10:59:25
2025-04-21 10:58:56
2025-04-21 10:58:24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