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李澤豐
本報通訊員 桑鷺鳴
春回大地,沃野生金。4月中旬,茌平區賈寨鎮賈寨新村羊肚菌種植基地迎來首季豐收。憑借管理技術創新與種植模式優化的雙輪驅動,傳統大棚升級為智慧菌田,特色產業展現出強勁的經濟潛力,為鄉村產業振興注入新活力。
4月14日,記者在菌棚內看到,鮮嫩的羊肚菌從松軟的土壤中探出頭來,菌蓋猶如羊肚般布滿褶皺,農戶們正忙碌有序地采摘。羊肚菌種植基地管理人員賈國義說,從目前收獲情況看,優質羊肚菌占比能達到90%以上。
賈寨新村今年首次嘗試種植羊肚菌,為了確保品質與產量,村里兩年前便開始考察菌類,學習技術,最終確定與莘縣一家菌種廠合作。菌種廠對成熟的菌菇按市場價進行收購,給村民吃了顆“定心丸”。賈寨新村黨委書記賈立峰算了一筆經濟賬:“菌包加菌種,成本不到7000元錢,如果一天采1500斤,鮮菇市場價每斤三十多元,這一天采羊肚菌就能賣到三四萬塊錢,經濟效益相當可觀。”
有趣的是,當初建造大棚主要是為了種植瓜菜,因而9座棚均采用下挖式結構,沒想到對于羊肚菌的生長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羊肚菌生長過程中對溫度要求極高,最低溫度不能低于3攝氏度,而地下棚溫度相對恒定,最冷的時候溫度也可以保持到5攝氏度以上。
為了實現精準管護,基地引入環境智能檢測儀器,管理人員通過手機App即可實時掌握大棚內溫度、濕度、光照等環境參數。此外,基地還利用高溫堆肥技術,配合特定菌種對各類農業廢棄物進行發酵處理,不僅有效解決了廢棄物處理難題,還大幅降低了羊肚菌種植的肥料成本。“高溫堆肥技術既可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還能強化土壤有益微生物種群構成,提高土壤活力。”聊城市鄉村實用人才培訓學院高級講師李保強介紹。
面對鮮菇儲存時間短、運輸不便的問題,賈寨新村又引進一套烘干設備,使鮮菇加工后畝產值可達4萬元。隨著產業鏈的逐步完善,也給當地帶來了更多的就業崗位。當地村民賈芳笑著說:“在這里工作不累,離家也近,能照顧家,一天能賺100多元錢,給家里增加了收入。”
羊肚菌生長周期頗為緊湊,從種到收僅4個多月,預計四月份將全部收完。賈寨新村正積極探索循環農業模式,賈立峰滿懷期待地說:“我們合作社有一個長遠規劃,實行菌瓜菜連種,一年可3熟,羊肚菌栽培后營養袋和菌渣還田可有效培肥地力,顯著提高下茬甜瓜產量和品質,瓜秧再還田又可促進下茬蔬菜增產,這樣收益就能翻番。”
賈寨鎮持續推進產業融合發展,擴大特色農業種植規模,加快推進“一村一品”發展,積極引進農業龍頭企業入駐,探索糧食深加工等項目,立足交通區位、冷鏈物流等優勢,形成鄉村特色產業“新雁陣”。
2025-04-17 10:33:47
2025-04-17 10:31:09
2025-04-17 10:30:08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