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尹騰淑 孫靈春
六月的臨清驕陽似火,麥浪與熱浪交織翻涌。在青年路街道王福生的糧食收購點里,一座座現代化糧倉巍然矗立,糧倉外滿載新麥的貨車絡繹不絕,小麥如金色瀑布般快速入倉。
“你看,這是我剛剛建成的第一個200平方米的糧倉。這離不開臨清農商銀行的信貸支持。現在,我這個收購點糧倉總面積已達1100余平方米,可儲存2500噸小麥。”王福生說。
從最初依靠2萬元貸款購置農用三輪艱難起步,到2008年利用10萬元貸款升級小貨車實現運力翻倍、利潤倍增,再到2010年依托50萬元信貸支持建成首個200平方米的糧倉,王福生前進的每一步,背后都有著臨清農商銀行的大力支持。
今年麥收時節,王福生的底氣格外充足,這份底氣源自臨清農商銀行為其量身定制的300萬元“收糧貸”。充足的金融支持讓他能夠從容應對市場變化。“這些年的發展,離不開農商行一路支持!”王福生感慨道。
夏收的喜悅還未消散,夏種的號角已吹響。在青年路街道朱莊村,心連心化肥店的經營者張強正在與時間展開賽跑。
春爭日,夏爭時。清晨五點,張強便發動三輪車,將一袋袋化肥送往廣袤田野,直至夜幕深沉。整個麥收時節,烈日在他臉上刻下更深的印記。
店鋪能夠高效運轉的背后,離不開臨清農商銀行及時送達的200萬元信貸資金。“農商行的貸款像及時雨,解了我的燃眉之急,保障了鄉親們夏種玉米的‘糧食’供應不斷檔!”張強黝黑的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臨清農商銀行作為堅實的金融后盾,正以精準高效的服務,默默支持著從收割到播種的整個夏忙季節。為全力護航“三夏”生產,臨清農商銀行主動將服務重心下沉一線,成立專項服務小組,深入對接種子、化肥供應商及糧食收購大戶,動態掌握麥收進度與資金需求脈搏。通過優化流程、開辟綠色通道,顯著縮短放款時限;延長網點服務時間,開通移動金融服務車,將柜臺延伸至田間地頭,讓農戶和經營者“足不出村”即可享受開卡、轉賬、貸款申請等一站式便捷服務。這種“服務圍著農時轉,資金跟著需求走”的務實作風,成為保障夏糧顆粒歸倉、夏種不誤農時的堅實后盾。據統計,該行今年在麥收季新增糧食收購類專項貸款0.68億元,共計發放“收糧貸”649戶、2.32億元,對接收糧戶1535戶、農機銷售維修中心57戶、農資站點167處。
2025-06-27 15:11:36
2025-06-27 15:09:36
2025-06-27 15:07:20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