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昌,字耀光,1911年10月出生于陽谷縣富安鎮一個農民家庭。少年時期的王福昌樂于助人,曾從家中拿小麥救助同村一劉姓貧民。在本村私塾讀書時,他勤奮好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老師和同學都非常喜歡他。1932年,他以優異成績考入陽谷縣師范講習所。
在陽谷縣師范講習所,王福昌與山東省立第八鄉村師范學校(設于壽張)學生段延銘(段緘三)結為摯友。段延銘經常給王福昌帶一些進步書籍,講述國際國內形勢和學生運動情況。1934年初,經段延銘介紹,王福昌加入中國共產黨,并在不久后轉入八鄉師二級二班學習。建于1931年的八鄉師,有些教員是思想比較進步的年輕知識分子,學生也大都是陽谷、壽張、東阿、冠縣等地的貧家子弟,為進步思想的傳播和黨的活動提供了有利條件。1933年冬,中共濟南市委書記趙健民到八鄉師發展黨員,點燃了這所學校的革命之火。
王福昌到八鄉師后,積極開展黨的活動。他和沙延孝、段延銘等人組織了“讀書會”“文學研究會”和“同鄉會”,并以此為陣地推薦進步書籍,團結進步同學,培養黨員發展對象,宣傳馬列主義。他們和一些同學訂閱《大眾生活》《讀書生活》《生活教育》《中國農村》等進步刊物,交流心得。本著“精干隱蔽、單線聯系”的原則,他們先后發展了30多名黨員。學校要求學生剃光頭,八鄉師黨支部組織了全校性的“護發運動”,并組織學生到訓育處請愿,迫使校方收回成命。學校事務主任貪污學生的服裝費和伙食費,王福昌、段延銘等黨員發動學生到事務處辯論,要求查賬。后來,學生自己組織“伙食團”管理生活,定期公開賬目。為反對國民黨對內“剿共”、對外不抵抗的政策,王福昌、段延銘、馮干才等組織學生上街宣傳抗日救國思想,排演革命戲曲,號召民眾抵制日貨,團結御侮。
1936年5月,王福昌擔任八鄉師黨支部書記。他多次和已任中共山東省委組織部部長的趙健民聯系,接受上級黨組織的指示,領導黨員宣傳黨的主張。為擴大黨的影響、壯大黨的組織,他們和中共陽谷縣委建立了聯系,相互配合,在壽張、陽谷、東阿一帶發展黨員,黨的組織和學生運動在魯西大地發展起來。他們還以同學會的名義同山東省濟南師范學校、曲阜師范學校等學校的進步學生聯系,互相推薦進步書籍,交流學生運動情況。
9月底,中共山東省委機關遭到破壞,在省委負責印刷工作的章士勞(劉懿祥)被捕。因章是從八鄉師調到省委的,為防意外,趙健民給王福昌發電報“壽張民生飯莊王福昌,祥病無大妨,特電知”,提醒王福昌警惕。王福昌接到電報后,為了堅持斗爭,沒有馬上離校。不久,趙健民在濟南被捕。特務搜出了趙健民給王福昌的電報底稿,遂循跡來到壽張,將王福昌逮捕,次日解至濟南。
在濟南,敵人對王福昌進行多次審訊、逼供和嚴刑拷打,但他始終堅貞不屈,保守黨的秘密,未使黨組織遭受任何損失。后來,敵人以“共黨罪”把他送進看守所。為組織黨員同敵人進行斗爭,王福昌和趙健民、姚仲明等人在看守所建立黨支部,組織黨員學習政治理論,討論國內政治局勢,研究對敵斗爭策略。1937年5月,由于長期遭受敵人的折磨,王福昌的身體受到嚴重摧殘,高燒幾天不退,于當月底病逝于獄中。
1955年,山東省民政廳在濟南英雄山為王福昌修建了陵墓。
文/肖斌
本文摘自《聊城重要歷史人物》,資料由中共聊城市委黨史研究院(聊城市地方史志研究院)提供
2025-06-25 11:50:05
2025-06-25 11:49:31
2025-06-25 11:48:50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