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9在线观看,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日本一本2017国产,免费观看一片a一级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專題 >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 最新報道 >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聊城抗戰記憶丨金方昌:以血代墨書壯志

來源:新聊城客戶端  2025-06-26 10:06:14
A+A-
分享

  從光岳樓東行600米,便到了金方昌烈士故居。邁入故居大門,影壁上“嚴刑利誘奈我何,頷首流淚非丈夫”14個大字赫然入目,一股凜然之氣撲面而來。這是金方昌在大牢里蘸著自己鮮血寫就的明志詩句。

金方昌

  1921年6月,金方昌出生于聊城步云閣街的一個回族家庭。他自幼勤奮好學,把“自勉”二字作為座右銘。課余時間,他經常到父親經營的書局幫工,接觸到很多進步書籍,受到了革命啟蒙教育。在聊城省立第三中學上學期間,又受到進步思想的熏陶。1935年,“一二?九”運動爆發后,金方昌積極響應,投身抗日救亡宣傳活動。

  1937年“七七事變”后,華北淪陷。金方昌隨胞兄金默生到濟南一中上學。這時,金默生已是地下共產黨員。在哥哥的影響下,金方昌積極參加散發傳單、送信、放哨等抗日救國活動。他還參加了農村宣傳隊,去濟南南部山區進行抗日宣傳。在抗日救亡運動的鍛煉中,金方昌迅速成長起來,不久便加入抗日民族解放先鋒隊。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熱血青年金方昌誓言要到“中流擊水”。他隨金默生奔赴了山西抗戰一線。1937年11月,他考入抗日民族革命大學第二分校。在校期間,他學習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方針政策,樹立了共產主義人生觀,并于1938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他立下誓言:“愿為民族解放事業流盡最后一滴血。”1938年8月,金方昌被黨組織派往晉察冀邊區,分配到山西代縣犧盟會擔任秘書。

  1938年秋,金方昌被派到城南趙家灣區擔任區委書記。他經常頭纏白毛巾,白天幫老鄉放羊、打柴、種地、排水,晚上走家串戶宣傳黨的抗日救國方針政策,得到了群眾信任和贊揚,被群眾親切地稱為“我們的小金同志”。1939年冬,金方昌到抗日形勢最嚴峻的城關一區任區委書記。次年初,又任中共代縣縣委委員、宣傳部部長兼一區區委書記。金方昌白天帶領群眾務農,晚上帶領民兵割電線、埋地雷,騷擾敵人據點。百團大戰期間,為部隊運送糧食的任務異常艱難,雖山高路遠、道路崎嶇,每次金方昌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務。

  1940年8月24日,金方昌在寫給金默生的信中說:“在代縣開辟工作的經驗就是,改善人民生活是發動基本群眾抗日積極性的有力武器。邊區每一個角落都轟轟烈烈地開展著民主運動,我們都親身嘗到新民主主義的味道,誰說老百姓不懂民主?誰說老百姓不管國家大事?叫他來晉察冀看一看,這里的區代表、縣議員不是老百姓選的嗎?”此時,金方昌已是一位堅定的共產主義者了。

  1940年11月,日軍對晉察冀邊區發動大規模掃蕩。金方昌奉命督運公糧。22日夜,他與區自衛隊隊長周致遠等5人在大西莊村西山洞休息時,因漢奸告密,遭200余名日偽軍包圍。接連擊斃兩個敵人后,他和周致遠邊打邊向村北撤退。子彈用盡,他便將手槍和隨身文件埋在路旁的土溝里。敵人蜂擁而上,金方昌不幸被俘。

  敵人把金方昌綁在大西莊村的一棵大樹上,用馬鞭劈頭蓋臉地抽打,問他槍藏在哪里。金方昌大聲說:槍留著打日本、打漢奸。敵人又問他,在八路軍干什么?他斬釘截鐵地說:抗日!在日本憲兵隊審訊時,敵人脫去金方昌的棉褲,在他的膝彎里壓上杠子,鮮血染紅了地面。金方昌緊咬牙關,一字不吐,直到昏死過去。打手們用冷水把金方昌澆醒后再用鞭子鐵尺毒打,一切刑具用完,但只要醒來,敵人得到的只有罵聲。無奈,敵人又把他投入水牢。金方昌遭受了慘無人道的酷刑,被打斷一只胳膊、挖去一只眼睛,遍體鱗傷,但他始終堅貞不屈,痛斥日軍罪行,高呼“抗日人民是殺不完的”。

  在牢房墻壁上,他用手蘸著自己的鮮血寫下“嚴刑利誘奈我何,頷首流淚非丈夫”的詩句,激勵戰友堅持斗爭。他在煙盒上給縣委寫下絕筆信:“我被捕,但沒有任何對革命不忠誠的地方……犧牲是為了革命,沒有什么,這是革命成功的代價。”在被押往刑場的路上,面對趕集的人群,金方昌高喊:“抗日的人民是殺不完的,我們死也要勇敢,絕不給強盜下跪!”金方昌英勇就義時還不滿20歲。

  金方昌烈士紀念館

  金方昌犧牲后,晉察冀邊區政府授予他“模范黨員”稱號,并將大西莊村改名為“方昌村”。方昌村設立了紀念亭和紀念碑。1954年,其遺骨移葬晉冀魯豫烈士陵園,聶榮臻元帥題詞“抗日民族英雄金方昌烈士永垂不朽”。2014年,金方昌入選民政部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名錄。

  金方昌視死如歸的革命精神至今仍在傳承。聊城市革命烈士陵園內有他的事跡展覽,古城建有金方昌烈士故居,復原了其生活場景。他的事跡更是被改編成戲劇、連環畫等,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

  金方昌的生命是短暫的,給人們的啟示卻是深刻的:靈魂里有黃金的人,不會貪戀現實世界的功名利祿,他們會不惜一切捍衛自己的理想信念,哪怕以生命為代價。

  文/張玉錄 圖/資料圖

編輯:蘇永樂
審核:劉 飛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