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9在线观看,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日本一本2017国产,免费观看一片a一级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追光的你|“大國工匠是我們中華民族大廈的基石、棟梁”

來源:央視網  2024-05-01 16:09:45
A+A-
分享

  勞動者素質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至關重要。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培養大國工匠,為建設制造強國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指出,大國工匠是我們中華民族大廈的基石、棟梁。他以“基石”和“棟梁”為喻,強調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程中,大國工匠的重要支撐作用。

  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技術工人隊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頒獎盛典上,曾有這樣一段頒獎詞引人深思:

  “作別康河的水草,歸來做祖國的棟梁,天妒英才,你就在這七年中爭分奪秒,透支自己,也要讓人生發光,地質宮五樓的燈,源自前輩的薪傳,永不熄滅。”

  文中被褒獎的,正是“時代楷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多項榮譽獲得者黃大年。

  2009年,心系祖國的黃大年響應號召,懷著一腔愛國熱情從英國返回祖國。回國后,他一頭扎進航空地球物理領域,以工匠精神埋頭攻關,帶領團隊創造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中國首臺萬米大陸科學鉆探工程樣機“地殼一號”橫空出世,使中國成為世界第三個掌握萬米鉆探技術的國家;無纜自定位地震勘探系統工程樣機研制突破關鍵技術,為開展大面積地震勘探提供技術支持……

  2017年1月,黃大年不幸因病去世,年僅58歲。他生前曾說:“能讓中國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有一幫人在拼命,不是我一個人……這是一個群體。”

  2017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以黃大年同志為榜樣,學習他的愛國情懷、敬業精神和高尚情操。

  大國工匠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中華民族的大廈之所以巍然屹立,正是因為我們有著像黃大年一樣的大國工匠、能工巧匠,始終默默發揮著基石和棟梁的重要作用。

  總書記曾概括工匠精神為——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他強調,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新時代,我國制造業從“大而全”轉向“強而優”。一個個大國重器、一項項超級工程背后,是一批又一批大國工匠精工細作的匠心和堅持不懈的突破創新。

  “北斗”組網、“奮斗者”深潛、復興號開上青藏高原、港珠澳大橋飛架三地、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鳳凰展翅……這些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見證中國精神,更見中國匠心。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總書記以交通行業發展為例,強調培養大國工匠,發展職業教育的重要意義。

  他說,交通行業一步一步往前,走在國際的前頭,這里面很重要的就是工匠,光圖紙設計得好還不行,最后要落實到焊工手里,“沒有金剛鉆,攬不了瓷器活”。

  打造大國工匠、培育新時期的工匠精神,離不開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隊伍的培養。“金剛鉆”直指大國工匠所必須具備的職業技能。

  當前,大力發展技工教育,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加快培養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已經成為各行各業關注的焦點。

  我國《“十四五”職業技能培訓規劃》提出,到2025年要實現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隊伍不斷發展壯大、職業技能培訓服務更加有效等四個主要目標。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技能人才總量已超2億人,占就業人員總量26%以上;高技能人才超過6000萬人。各類技能人才始終活躍在生產一線和創新前沿。

  2022年4月27日,我國首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開幕,總書記發來賀信。

  他強調,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適應當今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需要。

  工匠精神折射著我國各行各業一線勞動者的精神風貌。

  不論是傳統制造業還是新興產業,不論是實體經濟還是數字經濟,工匠精神始終是創新創造的重要精神源泉。

  立足新時代,在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道路上,只有培養更多大國工匠、能工巧匠,打穩基石、鍛造棟梁,中華民族的大廈才能始終巍峨挺立!

  總監制丨駱紅秉 魏驅虎

  監 制丨王敬東

  主 編丨李璇

  編 輯丨孫曉媛

  視 覺丨陳騰

  校 對丨 蔡純琳 孫潔 宋春燕 婁郝 李英卓

  出 品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編輯:沈欣欣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