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9在线观看,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日本一本2017国产,免费观看一片a一级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時政微觀察丨“百聞不如一見”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4-03-16 16:54:33
A+A-
分享

  最近,美國艾奧瓦州馬斯卡廷中學的又一批學生,正興奮地為4月的“中國之行”做著準備。

  這所學校已經有不少同學到訪過中國。一個多月前,他們在北京登長城、訪故宮;在上海豫園體驗中國傳統技藝,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學和中國學生共同參加機器人和舞龍體驗活動。

  和朋友們聊起自己的“中國之行”,中學生斯通金興奮地分享說:“中國有很多很酷的地方。我們同中國小伙伴聊生活、聊春節、聊美食。”讓斯通金最動心的還是中華文化,她和一名同班同學都萌生了到中國學習的念頭。

  這是中美民間友好往來的青春縮影,也是全球文明倡議的生動實踐。

  △在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學,美國馬斯卡廷中學學生參加舞龍體驗活動。

  一年前的3月15日,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倡導的是堅持文明平等、互鑒、對話、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優越。

  人是文明交流互鑒最好的載體。只有在互動和交流中,文明的價值才能得以更好體現。

  2023年11月,在舊金山舉行的美國友好團體聯合歡迎宴會上,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表示,中方未來5年愿邀請5萬名美國青少年來華交流學習。

  今年1月24日至30日,該項目第一批來華的美國青少年、馬斯卡廷中學20多名學生,到北京、河北和上海等地進行了交流訪問。

  馬斯卡廷學生瓦耶早早就做好了“功課”,來中國之前他就下載了微信,“我聽說中國人廣泛使用這個社交軟件,我也留下了中國朋友的聯系方式”。 這次的中國之行,讓瓦耶和他的同學感受到,美中兩國青年的相同之處遠遠多于不同之處。

  “此前印象中,美國學生比我們外向一些,但實際接觸下來,才發現他們也是性格各異,希望他們回去之后能把這段經歷分享給朋友。”和馬斯卡廷中學的同齡人一起參加活動,也給上海初三學生謝天翼帶來了新的感受。

  “我們到中國了!”“超級開心!”即將結束訪華前,馬斯卡廷中學的孩子們給習近平主席寫了一封信,表達來到中國的喜悅心情,還分享了此行的見聞和感受。

  不久,他們就收到了習近平主席的復信。在復信中,習近平主席用“百聞不如一見”鼓勵孩子們,歡迎更多美國青少年朋友來華交流學習,親身感受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美國馬斯卡廷中學學生了解中國古籍裝幀與修復技術。

  中美兩國學生友好往來的故事,體現出深化人文交流是消除隔閡和誤解、促進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途徑,也是一座通往文明互鑒的橋梁。

  2014年4月,習近平主席在比利時布魯日歐洲學院發表演講,以“茶酒”妙喻文明的多彩共生——

  “正如中國人喜歡茶而比利時人喜愛啤酒一樣,茶的含蓄內斂和酒的熱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讀世界的兩種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

  根植于中華五千年文明沃土,全球文明倡議倡導“和而不同、美美與共” 的文明觀,超越西方“文明優劣論”“文明沖突論”,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和實踐價值。這一倡議捍衛了文明平等的觀點,強調以寬廣胸懷理解不同文明對價值內涵的認識,反對將自己的價值觀和模式強加于人。

  △2023年5月,希臘雅典,人們觀看中國茶藝表演。

  一年來,全球文明倡議積極回應國際社會對文明交流互鑒的普遍訴求,推動并引領文明包容共存的前進方向。

  舉辦成都大運會、杭州亞運會等,持續深化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合作,在烏茲別克斯坦、柬埔寨等國開展文物古跡保護和修復……一系列人文交流活動讓世界看到中國踐行全球文明倡議、推進文明交流互鑒的真誠意愿和切實行動。

  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馊祟惷媾R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需要依靠物質的手段攻堅克難,也需要依靠精神的力量誠意正心。不同文明之間平等交流、互學互鑒,將為人類破解時代難題、實現共同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指引。

  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說:“在各國前途命運緊密相連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鑒,在推動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繁榮世界文明百花園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以貫之的中國主張,在當下越發彰顯時代價值和世界意義。

  監制丨耿志民

  制片人丨興來

  主編丨寧黎黎

  執筆丨程昱

  視覺丨江雨航

編輯:高長娟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