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一代人有這樣一個情結,一定要把我們的老百姓、特別是我們的農民扶一把,社會主義道路上一個也不能少。”
習近平總書記時常談起自己在農村的生活經歷,言語之中飽含著對鄉親們和農村深厚的情感。
2014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貴州代表團審議時回憶自己在梁家河插隊的歲月,說起那時老鄉送來給他“改善生活”的酸菜,令他至今念念不忘。
2020年5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
上個世紀60年代末,還不到16歲的習近平從北京來到了陜北農村,一干就是7年。從農村一路走來,勞動的底色,鑄就了為民的本色,他對黃土地和世世代代依靠土地謀生的老百姓,有著深深的感情。
談及貧困地區的老百姓,總書記說:“我們作為共產黨人,一定要把他們放在心上,真正地為他們辦實事。”
為老百姓辦實事,特別是要對農民群眾幫扶一把,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心中的惦念和為政的初心。這份特殊的感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于每年兩會期間他與代表委員的交流中。
2017年,在參加四川代表團審議時,總書記談到涼山彝族自治州的“懸崖村”時說:“看到村里的孩子們常年在懸崖上爬藤條,上山下行安全得不到保證,看了以后心情還是很沉重,也很揪心。”
“懸崖村”今昔對比:左圖為2016年5月14日,“懸崖村”的孩子們攀爬木梯回家。右圖為2020年5月13日,“懸崖村”村民帶著行李通過鋼梯下山,搬遷至易地扶貧集中安置點的新家。
“揪心”兩個字,讓在場所有人感觸深刻。
2018年春節前夕,總書記到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考察。
在三河村,沿著坡陡彎急的盤山路,他先后走進村民吉好也求、節列俄阿木兩戶貧困家庭看望,察看門前的扶貧聯系卡,同群眾親切拉家常,詢問生活情況、產業發展、收入多少、孩子有沒有學上……關切之情,溢于言表。
總書記說,大小涼山是他一直想來的地方,人民的美好生活里,一個民族、一個家庭、一個人都不能少。彼時,脫貧攻堅正處于關鍵時期,“一個都不能少”是承諾,也是鼓勁。
2022年3月,在全國政協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聯組會上,全國政協委員益西達瓦給總書記展示了“懸崖村”今昔對比的兩張照片。看到曾經令他揪心的“懸崖村”今非昔比,總書記非常高興。
2020年5月14日,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懸崖村”村民某色伍哈入住新房。
我國是農業大國,無論是革命、建設、改革時期,還是在新時代的當下,農民始終是國家發展的重要力量。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到農村考察,習近平總書記總會問一句話:你們還需要些什么?
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李連成用河南方言向總書記道出了農民的“八個夢想”——想脫貧致富,想就地城鎮化,想給孩子找個好學校上學,想讓村里有一個好的文化場所……
總書記聽完后感慨:“這真是我現在希望聽到的。”
2019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河南代表團的審議。
總書記對李連成說:“你今天講的這些,恰恰是廣大農民對幸福生活追求的要求,一些已經做成了,一些還在做的過程中,一些是下一步準備要做。”
從2017年強調“要堅持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到2020年強調“鄉村建設要抓緊干起來,穩扎穩打、久久為功”,再到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總書記始終把農民群眾的夢想放在心中,落到實處。
從“吃飽穿暖”的心愿,到農業強起來、農民富起來、農村美起來的生動現實,如今,農民的日子越過越好,總書記的這份農村情結成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巨大動力。
總監制丨駱紅秉 魏驅虎
監 制丨王敬東
主 編丨李璇
策 劃丨孟利錚
視 頻丨張紫曦
校 對丨劉禛 孫潔 蔡純琳 魯楊 宋春燕 毛長治 梁雅琴
出 品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2024-04-26 10:16:13
2024-04-26 09:59:47
2024-04-26 09:40:02
2024-01-26 09:11:53
2023-12-17 10:07:34
2023-11-03 08:45:22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