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9在线观看,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日本一本2017国产,免费观看一片a一级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鑒往知來,跟著總書記學歷史丨一條街 延續城市文脈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4-02-02 16:15:00
A+A-
分享

  春節臨近,各地年味兒漸濃。位于天津市南開區的古文化街張燈結彩,處處洋溢著過年的喜慶氛圍。

  2月1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天津古文化街,察看節日市場供應和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等情況。讓我們跟著總書記的腳步,感受一條街如何延續城市文脈。

  點擊收聽本期《鑒往知來》音頻版

  津門故里 沽上藝苑

  位于九河下梢、渤海之濱的天津市,古時因漕運而興,素有“津沽”“直沽”“沽上”之稱。

  隋朝大運河開鑿之后,這里成為南北通衢的重要商埠。“一日糧船到直沽,吳罌越布滿街衢”記錄了當年的繁盛。明朝都城由南京遷往北京后,天津成為外地各省通往都城的門戶,地位更加凸顯。

  在人口流動過程中,天津的內城集市開始成形,古文化街逐漸成為天津最早的經濟、文化、商貿聚集地。幾百年間,盡管天津市區不斷擴展,但古文化街一帶一直保持著城市商業區的地位。古文化街南口的牌樓上,“津門故里”四個大字仿佛向人們訴說著它的悠遠歷史。

  古文化街不僅是老城中心,更是天津傳統文化藝術的發祥地。這里既有各色建筑競相爭輝,又有津韻十足的特色民俗集中展現。嘗一嘗十八街麻花、狗不理包子,看一看泥人張彩塑、楊柳青年畫,再聽一聽“曲藝之鄉”的相聲、快板兒……漫步古文化街,愈發能感受到來自天津的傳統文化魅力。

  △泥人張彩塑是天津的傳統民間手工藝品,為天津市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總臺國廣記者李晉拍攝)

  探尋歷史痕跡,品味文化韻味。如今,匯集著大量人文景觀、歷史景觀和獨特民俗風情的古文化街,以其特有的中國味、天津味、古味、文化味,吸引著各地游客,向外界展示著天津這座古城的獨特魅力和風采。

  讓城市留下記憶 讓人們記住鄉愁

  看到老街當前的繁華景象,很多人可能不會想到,古文化街此前也曾破落衰敗過。20世紀80年代和21世紀初,歷經兩次大規模整修、重建,古文化街當年的盛景得以重現。

  一個城市的歷史遺跡、文化古跡、人文底蘊,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五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天津考察時指出,要愛惜城市歷史文化遺產,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古文化街。(總臺央廣記者潘毅拍攝)

  從2013年起,古文化街被列為天津市首批風貌建筑保護區。當地還開展豐富多彩的民俗和商業文化活動,煥新傳承非遺品牌,將古文化街打造為民俗文化基地。隨著保護和發展工作持續推進,古文化街在展示天津傳統文化、守護城市文脈方面的作用更加彰顯。2023年3月,古文化街被確定為第二批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

  △春節臨近,古文化街上年味兒漸濃。(總臺央廣記者潘毅拍攝)

  對于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國內考察中提出明確要求:

  “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

  “城市文明傳承和根脈延續十分重要,傳統和現代要融合發展,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

  ……

  歷史是城市的記憶,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守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讓中華文脈綿延賡續,讓文明薪火代代相傳。

  監制丨申勇 趙雪花 龔雪輝

  主筆丨劉會民

  記者丨潘毅 李晉

  播講丨黎春

  音頻制作丨李曉東

  視覺丨陳括

編輯:趙倩文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