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13日電 題:保持韌性、耐心和定力,一件一件來
新華社記者施雨岑
檢測分析、進行矯形、測算殘缺部分……面對上萬件等待修復的新出土文物,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的文物修復師們凝神屏息、不急不躁,以工匠之心對待每一件文物。
今年7月,在四川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鼓勵他們:“發揚嚴謹細致的工匠精神,一件一件來,久久為功,做出更大成績。”這些深情寄語,清晰揭示出一條重要的成事之道——無論做什么事情,都需保持韌性、耐心和定力,一件一件來。
“一件一件來”的背后,是深厚的歷史智慧。在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許多方面,都能看出他對這一方法論的推崇。大到脫貧攻堅、美麗中國建設、幾大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小到農村“廁所革命”、城市垃圾分類、減輕學生作業負擔……“要實實在在干,干一件是一件,干一件成一件”。
“一件一件來”,必備的是韌性。中華民族是充滿韌性的民族,風雨中成長、發展中壯大?;厥走^往,我們爬陡坡、過險關、涉激流,一筆一筆寫就彪炳中華民族發展史、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人類社會發展史的奇跡;放眼未來,中國式現代化這一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正一步一步向前推進。我們唯有不畏風雨、埋頭篤行,方能抵達勝利的彼岸。
“一件一件來”,強調的是耐心。天下大事,必作于細;細節盡善盡美,在于耐心。面對一項事業,大干快上、急功近利的現象并不鮮見,而結果往往欲速則不達。要把這種浮躁、急躁壓下來,踏踏實實地搞現代化建設,正如總書記所強調的“致廣大而盡精微”。無論是什么工作,有了精益求精、落實落細的耐心,方能穩扎穩打、從無到有,把美好的藍圖變成生動的現實。
“一件一件來”,考驗的是定力。有定力者,應如凈水無波,不為境轉,不隨物流。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前路注定不會一馬平川。“保持定力,增強信心,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是我們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關鍵。”在機遇和挑戰并存的當下,保持戰略定力,堅定必勝信念,聚精會神,埋頭苦干,才能在變局中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
2024-04-26 10:16:13
2024-04-26 09:59:47
2024-04-26 09:40:02
2024-01-26 09:11:53
2023-12-17 10:07:34
2023-11-03 08:45:22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