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世界,連接的努力從未停止,在雪域高原筑路,在深邃海底架纜,人類互聯互通的極限被不斷突破。
今天的世界,連接的斷點依然存在。大量地區道路不足、鐵路空白、電力匱乏,發展的鴻溝難以跨越。
如何才能打通互聯互通的阻塞,讓世界邁上普惠平衡的發展之路?
2019年4月26日,習近平主席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建設高質量、可持續、抗風險、價格合理、包容可及的基礎設施,有利于各國充分發揮資源稟賦,更好融入全球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實現聯動發展。”
心懷“人暢其行、物暢其流”的美好愿景,一張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藍圖,從構想變為現實。
這十年,跨越江海阻隔、鑿穿群山屏障。面對阻礙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重重挑戰,來自中國的建設者以“愚公移山”的精神,與所在國的同行一起,將一個個“不可能”變為現實。
中鐵隧道局集團總工程師洪開榮:“隧貫山河,道通天下。我們一定要把它打通。”
曾經山高路遠,如今暢通相連。昔日隔絕之地,正在告別閉塞,于廣闊天地之中揚帆啟航。
上海合作組織前秘書長阿利莫夫:“因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所實現的交通互聯互通,這極大地提高了中亞地區7000萬人口的生活水平。”
這十年,疏通貨運堵點,提振經濟發展。千年大港蒙巴薩,因為蒙內鐵路的到來而煥發新生,成為通達世界的海上樞紐。
在蒙內鐵路沿途,暗淡的燈光逐漸亮起,經濟活力不斷增強。這條交通大動脈,推動肯尼亞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2%。
這十年,聯動區域合作,再續友誼之路。總人口超20億的中國—東盟大市場加速激活。一張遍及東盟的鐵路網,還在不停生長。
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主席通倫·西蘇里:“我認為,中老鐵路不會止步于老撾。未來,它還將延伸到東盟各國。”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來,全方位、多層次、復合型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網絡,讓連接無處不在。“六廊六路多國多港”的互聯互通架構基本形成。
在高空,“空中絲綢之路”越飛越寬,我國已與104個共建國家簽署雙邊航空運輸協定,與57個共建國家實現空中直航。
在海上,“絲路海運”航線已通達全球43個國家的117個港口,織出了一張聯通世界的貿易網絡。
在日漸通達的連接中,世界正在擁抱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撰 稿丨張藝瑾
導 演丨楊鑫穎
主攝像丨路一鳴 安同慶 陳逸哲
剪 輯丨彭帥
2024-04-26 09:59:47
2024-04-26 09:40:02
2024-04-26 09:23:01
2024-01-26 09:11:53
2023-12-17 10:07:34
2023-11-03 08:45:22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