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9在线观看,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日本一本2017国产,免费观看一片a一级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爆款連連,山東文化“兩創”更出圈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2023-09-12 17:50:43
A+A-
分享

  剛剛過去的夏天,一場別具一格的“傳統文化+話劇”實驗在曲阜尼山舉辦。

  由國家話劇院、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濟寧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尼好,戲劇!青年導演創作扶持計劃第二季”活動中,11位青年戲劇導演的原創劇目上演,觀眾達2萬余人次。很多年輕觀眾拉著拉桿箱遠道而來,只為看戲。

青年導演創作扶持計劃活動舉辦地曲阜尼山圣境(濟寧新聞網)

  “孔子怎么這么糾結,他什么星座呀?”“天秤座。”“哦,怪不得。”在話劇《長什么樣不重要》中,當代泥塑學生孔文面對孔子的選擇“困難”,發出這樣的疑惑。幾句臺詞,拉近了孔子與年輕人的距離。深入看下去,孔子人物形象和思想成就逐漸清晰。

《長什么樣不重要》劇照(濟寧新聞網)

  高質量的創作,同樣引爆“云端”?;顒悠陂g,單個短視頻點擊量最高過千萬,3000多萬人次觀看直播,抖音話題“拉著拉桿箱來看戲”總播放量超3.5億,微博話題曝光量突破11億。

  濟寧職業技術學院外國語系副教授、旅游管理專業教師孫麗認為,這場活動中,短視頻傳播以幾何倍數放大了文藝創作的“萌”和“趣”,更能引發年輕人的情感共鳴,展示出媒體融合背景下視聽精品內容促進文化傳播的強大力量。

青年導演創作扶持計劃現場演出引觀眾掌聲(濟寧新聞網)

  山東文脈綿長、底蘊深厚。近年來,山東系統推進文化“兩創”,標志性成果不斷涌現。媒體融合大潮下,山東深化宣傳引導創新,各級媒體立足文化資源稟賦,不斷守正創新,深入基層、錘煉“四力”,用心講好文化“兩創”的故事,以一個個有溫度、有力量的精品佳作推動傳統文化破圈出彩,讓正能量贏得大流量。

  傳統文化怎樣才能“破圈”?來濟南參加2023全國省級黨報座談交流會的海南日報報業集團副總編輯牛曉民認為,融媒爆款要有大流量、有技術加持,還要加強策劃立意,要“有料”,才能經得起時間檢驗。

  “‘好客山東 好品山東’、山東手造都是知名文化品牌,山東媒體推出了很有影響力的融媒產品。”牛曉民說,比如山東的“煎餅花”、“煎餅霞”,上了好幾次熱搜,很多人都知道用煎餅做世界名畫的臨沂大姐徐海霞,感嘆她“把煎餅做成了我吃不起的樣子”。

煎餅做成的世界名畫。圖源:光明日報

  不只是“山東大姐把煎餅卷成花花世界”,過去一年多來,還有“這只布老虎萌動了誰的童年”“原來山東花餑餑的味道是家鄉”……一大批手造好物登上平臺熱搜,家喻戶曉。2022年,山東創新實施推進“山東手造”工程,舉辦“好客山東、好品山東”宣推會、中華傳統工藝大會、“振興傳統工藝·魯班杯”大賽等。如今,在濟南泉城路步行街上的山東手造體驗展示中心,可以一站式體驗16市非遺手造文化,已成為網紅打卡地。

山東手造展示體驗中心,博興草編傳承人張慧華帶孩子們體驗草編技藝

  深挖傳統文化寶藏,從小切口入手,許多融媒產品的細節直戳人心。“總統親自來提車”“黃河大集里的年味山東”“‘子曰’亮相全國兩會”“走四廊一線看up山東”……山東文化“兩創”詞條頻上平臺熱搜。大眾日報打造《詩詞山東》《解山東》《山東地理》《半熟知識》《依盟探寶》等新媒體欄目,把帶貨直播間開進文旅博覽會,輕量化的傳播方式快速占領輿論場,讓傳統文化煥發出新的活力。

  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忠曾多次來山東,印象最深的是山東是紅色基因的沃土,有關部門單位充分發揮新媒體優勢,讓紅色文化傳承更加立體活潑。

  9月以來,山東各地學校精心設計,上好“開學第一課”,讓紅色故事以豐富多彩的方式呈現。中共山東早期歷史紀念館館長李濤告訴記者,他們把紅色教育、國防教育和思政課深度融合,把黨的光輝歷史用動漫形式呈現,更容易傳播,讓廣大學生聽得懂、記得住、講得出。

  全省25處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213處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63處黨史學習教育基地,以及一大批黨性教育現場教學基地、廉政教育基地等,不斷創新方式,將黨史故事、革命故事、英雄故事生動講述出來,打造干部群眾身邊的紅色“云課堂”。

  賦予傳統文化以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的表達形式,創作出更多當代人喜聞樂見的文化產品,傳統文化才能更好地傳承下去。“期待能看到越來越多的融媒爆款,越來越多的精品力作,講好山東故事的同時,其實也是我們共同聯手,傳播好中國聲音。”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副總編輯金波說。

編輯:沈欣欣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