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點擊視頻,觀看本期《每日一習話》)
習近平:為民服務解難題,重點是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堅守人民立場,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增進同人民群眾的感情,自覺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著力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以為民謀利、為民盡責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
這段話出自2019年5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當前,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正在全黨深入開展,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是評判主題教育成效的根本標準。我們廣大黨員干部只有把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找準摸透,奔著問題去、對著問題改,才能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真正做到群眾心坎上。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人民群眾普遍關注、反映強烈的急難愁盼問題是什么?是就業有沒有保障、社保可不可持續、子女上學方不方便,是食品安不安全、看病貴不貴、養老服務順不順心等等。把老百姓關心的事一件件辦好,就需要我們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以就業為例,今年上半年,全國發放就業補助資金528億元,人社部門穩就業政策釋放紅利超1500億元;實現城鎮新增就業678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57%。接下來,相關部門還將對吸納就業能力強的行業企業加大支持力度,為登記失業青年和離校未就業畢業生提供職業指導、崗位推介、技能培訓或就業見習機會,盡最大努力減輕勞動者的就業壓力。與此同時,各地區各部門今年持續加大社會民生領域投入,不斷完善對困難群眾等特殊群體的救助保障制度體系,全面落實低保等基本生活救助政策,加強特困人員照料服務,兜牢民生底線。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10.57億人、2.4億人、2.94億人。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我國地域遼闊,解決各地區的民生難題沒有統一、標準的答案。各地區各部門和廣大黨員干部要立足各地實際情況,堅守人民立場,深入群眾,從一件事一件事做起,久久為功,切實解決好老百姓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為億萬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不懈奮斗。
本期特約專家:田志鵬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
2024-04-26 09:59:47
2024-04-26 09:40:02
2024-04-26 09:23:01
2024-01-26 09:11:53
2023-12-17 10:07:34
2023-11-03 08:45:22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