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9在线观看,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日本一本2017国产,免费观看一片a一级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第一觀察·瞬間丨總書記緣何珍視參天大樹

來源:新華社  2023-07-28 13:22:44
A+A-
分享

  7月2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省廣元市考察了翠云廊古蜀道,了解當地推進歷史文化傳承、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等情況。

  新華社記者的鏡頭,定格了這樣一個瞬間——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青石古道歷盡滄桑,夾道古柏林立成廊。習近平總書記停下腳步,駐足凝望千年古柏。

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這株劍閣柏,筆直挺拔、直指云霄,在翠云廊古柏中十分特別,有“三最”:最高,樹高27米;最老,樹齡約2300年;最奇,遠看似松、近看是柏。

  總書記凝望古樹,感受千年時間流淌、歷史文化傳承。

  2016年5月,總書記在黑龍江小興安嶺腹地考察,仰望高聳入云的林木,感懷歷史長河“川流不息,不舍晝夜”;

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2020年4月,秦嶺深處,考察生態保護情況。總書記手撫樹干、神情莊重。“生態文明建設并不是說把多少真金白銀捧在手里,而是為歷史、為子孫后代去做”;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2022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片區考察。“總書記的腳步放得很慢。”負責介紹的公園講解員對那一幕記憶深刻,“總書記不時駐足觀察周邊的樹木,聆聽大自然的聲音”;

  ……

  林無靜樹、川無停流。一圈圈年輪,鐫刻著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一片片蒼翠,見證了大黨大國領袖的時間觀、歷史觀、生態觀。

  在2018年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中華民族向來尊重自然、熱愛自然,綿延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孕育著豐富的生態文化”。

  對生態的敬畏,植根于中華文明“天人合一、萬物一體”的文脈里。對生態負責,亦是站在對歷史和民族負責的高度,為人類文明的永續發展繪就綠意盎然的底色。

  “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順應自然、保護生態的綠色發展昭示著未來”……從自然生態與人類文明的辯證關系中,總書記深刻揭示兩者命運與共、興衰相依的規律。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題中之義。

  記者行走翠云廊古蜀道中,一株漢磚柏虬枝蒼勁。當地專家介紹說,漢磚支撐著古柏,古柏懷抱著漢磚,自然和人文融合在一起,和諧共生千余年。

  千百年來,同古柏一同沿襲下來的是華夏子孫對生態自然始終如一的敬仰,是中華民族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一以貫之的追求。

  唯有與自然和諧相處,中國式現代化才能綠意盎然、生機無限,中華文明才能生生不息、綿延不絕。

  策劃:霍小光、王丁

  監制:張旭東、張曉松

  主筆:黃玥、董博婷

  統籌:羅輝、王絢、林暉、江毅

  視覺:李濤、唐興

  編輯:吳晶晶

  新華社國內部、新華社四川分社聯合制作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編輯:任玉偉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