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業人員達3000萬,約90%來自農村
家政興農 大有可為
從山西大同,走出了一批“天鎮保姆”,他們放下農具,靠著家政服務的一技之長走南闖北,撐起了家庭的一片天。
在河北定州,有一群家政能手,他們上培訓班、學技能,定向去往北京,在居民家中操持家務、照看老小,努力致富。
母嬰護理、養老照護、收納、保潔……近年來,我國家政服務業蓬勃發展,為勞動者尤其是農村勞動者提供了新機遇。
家政業是朝陽產業,既滿足了農村進城務工人員的就業需求,也滿足了城市家庭育兒養老的現實需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這個互利共贏的工作做實做好,辦成愛心工程。
日前,商務部、國家發改委、人社部等14部門聯合印發《家政興農行動計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計劃》)。家政與“興農”如何更好結合?記者進行了采訪。
門檻較低 空間廣闊
家政業是就業好去處、致富好幫手
記者采訪程美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爽朗的笑聲是她最鮮明的標志。“工作穩定,生活舒心,就愛笑。”程美華說,自己干家政,月收入6000元,“我在北京、上海都工作過,還收到過去新加坡工作的邀約”。
不過,年輕時程美華可沒這么開朗,老家是大同天鎮縣的她曾經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以前,全家6口人就5畝地,一年到頭沒啥收入。”
改變程美華的是當地推出的保姆培訓。不僅可以免費學,還介紹工作。走進天鎮縣陽光職業培訓學校,偌大的教室就像一個個開放型動手實驗室,擺滿了各式餐具、電器、教具,從護工、老年護理到小兒推拿、育嬰,在這里都能學。“最重要的是,家政這活兒好上手,我們一學就會!”程美華說。
受益于家政產業發展,走上致富之路的農村勞動者數量不少。商務部數據顯示:我國家政服務從業人員已達3000萬人,約90%來自農村地區。2017年9月以來,商務部會同相關部門積極推動家政扶貧工作,截至2020年底累計帶動85萬貧困地區勞動力從事家政服務。
著眼未來,家政發展空間依舊廣闊。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近年來,家政服務需求不斷增長,行業營收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2019年,全國家政服務業營業收入達6900億元,同比增長19.7%。“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三孩生育政策實施等,家政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所社會事業室主任邢偉預計,家政服務業有望成為萬億級產業。
商務部數據顯示:中國家政服務行業用人缺口在2000萬人左右,這意味著千萬農村勞動力將有機會借助家政出村進城,實現增收。
人社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農村勞動力接受家政服務培訓、有一技之長后,會有相對穩定的工作和收入,還可以通過再培訓拓展更多就業門路,有力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
提升技能 加強保障
讓農村勞動力出得來、留得住、干得好
小小家政業,就像一座橋,一頭連著家庭,一頭連著就業。要讓家政更好興農,首先得解決農村勞動力“出不來”的問題。
“干我們這行,踏出第一步不容易。”程美華說,以前在她們村,當保姆是件難為情的事?;叵氘敵?,上培訓班學技能,不花一分錢,可還是沒人愿意來。“我們每培養一個保姆都得過好幾關,轉變學員自身觀念,還得扭轉她們身邊人的想法。”天鎮縣陽光職業培訓學校校長李春說。
如今觀念變了,還得做好對接?!队媱潯诽岢?,要加強供需雙方對接。通過完善對接幫扶工作機制、創新供需對接方式、建設家政勞務輸出基地等方式,為勞動者搭建就業的“彩虹橋”。
“培育勞務品牌作用顯著。”人社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建設勞務品牌,有利于提高勞務輸出組織化程度,從業人員就業更加穩定、收入更高、權益更有保障,“要努力打造高品質服務型勞務品牌,讓有意愿從事家政服務的勞動力順利外出就業”。
解決了“出不來”的問題,還得讓農村勞動力“留得住”“干得好”。
“到城里工作,首先得會溝通”“家政不僅僅是力氣活”……要干得好,入職培訓、在崗培訓不能少。對此,《計劃》提出加大脫貧人口、農村低收入人口等的家政培訓力度,按規定對符合條件的給予生活費補貼;支持各類實訓基地建設等。
首屆全國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專門設置了養老護理員和育嬰員比賽項目。“育嬰員項目是省里開展的重點培訓之一,通過比賽,我們學習到了先進的培訓理念,有利于提高技能培訓水平。”青海代表團領隊助理馬富海說。
不少培訓機構和用人單位反映,村民外出務工有“幾怕”:怕工資沒保障,怕遇到危險,怕家中老幼無人照護……對此,《計劃》提出優化從業環境,研究推進家政領域平臺靈活就業人員職業傷害權益保障工作;為外出務工人員子女提供情感陪護、人文關懷等服務,讓家政服務員工作更安心、更有保障。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2021年至2023年,將進一步深化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領跑者”行動。通過實行技能等級認定和完善薪酬分配制度,提高從業人員保障水平。
完善標準 提高質量
著力解決行業痛點,拓寬勞動者發展空間
“找到合適的阿姨,太難了!”“寶媽”唐錦華前后換了4個阿姨,直到第五個才滿意。聊起家政服務業,消費者苦惱也不少:需求旺、供給荒,“找不到、雇不起、用不好”。
要更好實現“興農”目標、實現行業健康發展,滿足消費需求是關鍵。
邢偉分析,消費者的苦惱主要源自需求與供給不匹配。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消費者對家政服務業的需求更加細化、專業水平要求更高。例如,保潔要求分區清潔,還有專門的家電清洗、整理收納等需求;育嬰也不再是簡單的生活照護,還有保障嬰幼兒心理健康、智力開發等要求。
完善家政服務業標準體系、強化標準認證至關重要。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商務部先后制定了10余項家政服務領域行業標準,下一步將加快制定家政電商、家政培訓、信用體系等標準,實施家政服務標準化試點專項行動,開展家政領域標準化國際交流合作。
專家表示,完善家政服務業的標準體系,有利于引導行業提高服務質量,形成優質優價、優勝劣汰的良性循環。目前我國在家政服務業標準化和信用體系建設方面取得積極進展。“十三五”時期,各地制定地方性標準規范超160個。家政服務信用體系初步建立,家政信用信息平臺累計歸集1.6萬家家政企業、1200萬條家政服務員信息。
據介紹,國家發改委將科學謀劃產業集聚,建設家政產業園區,搭建區域間供需協作機制,引領家政產業集聚發展。同時,搭建家政信用服務平臺,完善家政信息錄入機制,開展家政企業信用建設專項行動,促進家政服務業品牌化、規范化發展。
“行業實現健康發展,就能為從業人員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邢偉說。
這一點,家政服務員李宇廣深有體會。拆外殼、取濾網,用高壓水槍沖洗機身,不到半小時,李宇廣就麻利地清洗完一臺空調。2021年夏天,李宇廣接了100多個清洗空調的訂單,收入比以前增加了一倍多。
近年來,不少家政服務企業積極開發新項目,在提高服務質量的同時,也為年輕人提供了新的就業機會。“這兩年,公司家電工程部新進了30名同事,全都是90后。”李宇廣說。(記者 李心萍 陸婭楠 王珂)
2024-04-26 09:21:05
2024-04-25 16:52:55
2024-04-25 16:49:21
2024-01-26 09:11:53
2023-12-17 10:07:34
2023-11-03 08:45:22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