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9在线观看,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日本一本2017国产,免费观看一片a一级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聊城政情 >

開局之年起好步 關鍵之年拓新局丨精準發力補短板,著力穩定外資外貿——聚焦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系列述評之三

來源:聊城日報  2023-01-12 07:47:41
A+A-
分享

lanmu-2.jpg

  本報記者 苑莘

  根據截至去年11月的考核結果,我市外資外貿指標不理想。受美元加息影響,東盟、非洲等主要出口市場貨幣大幅貶值,美元回流導致外匯流動性極差,主要外貿市場的購買力下降明顯。東南亞同類型企業新建生產線或復工復產導致競爭加劇,鋼板、紡織、化工產業在手訂單下滑。

  穩定外貿外資如何取得實效?關鍵是找準發力點。

  以開放思維應對不確定挑戰

  臨清市被認定為省級外貿轉型升級試點縣;陽谷縣被認定為省級外貿高質量發展區;山東山石麥爾樂器有限公司被認定為國家重點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企業;2020年鳳祥股份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發行股票3.55億股,募集資金10.04億港元……過去幾年,我市外貿進出口保持持續增長態勢,全市有進出口實績企業達1100余家,其中高新技術產品和機電產品出口比例持續上升,跨境電商發展迅速。

121210190873.jpg

  但也應當看到,勞動密集型產業仍然是我市外貿出口的主力,高科技含量產業發展滯后,企業轉型難度大,產品競爭力不足。另外,較多企業處于貼牌生產階段,缺少自主品牌。外資主要投向勞動或者資金密集型的紡織、化工、食品、機械等傳統領域。

  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貿易形勢,我們怎么辦?秉承開放的思維,進而學習新事物、掌握新招數是關鍵。過去,聊城曾是全省唯一一個尚未設立海關監管場站的地市,保稅功能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平臺欠缺,導致外貿企業無法享受稅收優惠、便利通關等政策。最近財政部明確支持青島港作為離境港實施啟運港退稅政策,在建成的國際陸港海關監管場站的監管下,聊城的貨物從裝上火車開始就可以辦理出口退稅。這種增強企業資金流動性的新政策,只有及時掌握,才能第一時間得到落實,進而方便企業享受實惠。

  積極“走出去”開拓海外市場

  國際市場變化日新月異,坐在家門前等訂單已經不現實??墒?ldquo;走出去”,又該誰來走?

121206070664.jpg

  企業要走出去。當前,我市還缺少輻射能力大、帶動作用強、具有行業領軍能力的大企業、大項目,未能形成龍頭企業和技術優勢,缺乏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新興行業的外商投資企業。因此,我市需要加快培育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本土外貿企業,鼓勵引導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培育國際自主品牌。鼓勵新興外貿企業做大做強,持續壯大進出口隊伍。積極推動客車、農業機械、紡織設備、有色金屬、生物化工產品、寵物食品等傳統優勢產品擴大國際市場份額。

  招商人員也要走出去。與濰坊等制造業發達的城市相比,我市農產品深加工、紡織服裝等產業雖然有良好的發展潛能,但沒有形成大規模的產業集群,項目聚集效應有待提升。我市需要組織各級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招商,聚焦制造業外資項目,以“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圍繞產業鏈關鍵環節鎖定核心企業、上下游配套企業,動員鏈主企業參與對接,提高招商成功率。

  “走出去”又該去哪兒?我市應當加大對RCEP區域、重點國家、“一帶一路”市場開拓力度,發揮中歐班列等平臺載體作用,鞏固歐盟市場。通過用足用好關稅減讓、原產地累積規則、開放市場準入等互惠措施,深度拓展 RCEP市場,并發揮企業對外投資優勢,通過對外承包工程帶動對“一帶一路”等新興市場出口。

  抓大不放小,穩定外資外貿

  我市的外貿集中度高,去年前10強企業占進出口總額將近一半,新增進出口實績企業260家,總量占比僅為15%左右,總體抗風險能力較差。

121212030355.jpg

  這種情況下,“抓大”是必要的。我市將堅持把世界500強、國際行業領軍企業、跨國公司和中國500強企業作為招商引資的主方向、主抓手,不斷增強行業龍頭企業帶動效應。加強產業謀劃、項目策劃,做實招商計劃,全面提升項目生成能力,高門檻、高質量、高水準引進項目。我市在“抓大”之余,還“不放小”,努力培育更多增長點。商務部門將牽頭對全市外貿企業進行全覆蓋走訪,對困難企業進行“一對一”幫扶,努力穩定外貿基本盤。

  2023年,圍繞推動外貿轉型升級,我市還將組織企業參加境內外各類展會,綜合運用信用保險、匯率避險等政策工具,幫助企業走出去、搶訂單、拓市場。用好各類外貿平臺,加快臨清、冠縣內陸港建設,申建聊城保稅物流中心,高標準打造中國(聊城)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ū疚膱D片均為資料圖)

編輯:任玉偉
審核:劉 飛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