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苑莘
“雖然老師們會辛苦一些,但是想到能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大家都挺有成就感。”3月2日,莘縣柿子園鎮聯校干部寇桂榮說。寇桂榮口中的“老師們”,任教于該鎮中心小學。剛剛過去的寒假,這些老師為轄區內的困境兒童送教上門,送去了“溫暖”。
只有無微不至地澆灌與培育,苗兒才會茁壯成長。送教上門工作,鎮中心小學的老師們已經堅持了八年。無論寒暑,從學校到貧困兒童家的路上,常常能見到她們的身影,她們用汗水與艱辛換來了困境兒童的笑容。
孫貴娟就是愛心教師中的一員,執教于鎮中心小學中心校區。殘疾兒童王小明(化名)到了入學年齡后,因身體原因無法入校,送教上門的工作便交給了她。“當發現有孩子不能上學時,聯校就會根據實際情況,為孩子挑選送教上門的教師。”寇桂榮介紹。
通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孫貴娟發現小明是一個很有上進心的孩子。小明學習知識很努力,他夢想著能夠考上大學。看到小明渴望的眼神,孫貴娟為他調整教學計劃,并制定一系列課程。孫貴娟不僅教小明識字、算術,還教他繪畫、手工制作等,為他制定了一套有利于身體健康的運動康復操。
通過孫貴娟耐心細致地教導,小明學會了很多知識,學到了很多實用技能。他表示自己最喜歡的就是繪畫,用手中的畫筆把自己的想法畫出來,身體無法做到的事情就用畫筆來實現。在老師的陪伴下,他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了起來。小明曾說,每周最開心的時候就是見到孫老師,“老師不僅教知識,教畫畫,帶我做手工,還鼓勵我樂觀堅強面對生活。”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在小明的家中,不時傳出孫貴娟爽朗的笑聲。這笑聲為小明送去了溫暖和信心,也為小明點亮希望的燈塔,指引著他人生的方向。
“我們鎮的教師以無私的奉獻精神,讓更多困難家庭的孩子接受到了良好教育,成為社會有用之才。”該鎮干部郭建鵬表示,“送教上門是長期的特殊教育工作,平凡而艱辛。但只要孩子們需要,我們就會義無反顧把工作持續下去,不讓一個孩子因困難而失學!”據了解,該鎮將拓展教育扶貧方式方法,努力讓更多困境中的孩子有更好的發展空間,切斷貧困代際傳遞。
2024-04-26 10:16:13
2024-04-26 09:59:47
2024-04-26 09:40:02
2024-01-26 09:11:53
2023-12-17 10:07:34
2023-11-03 08:45:22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