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宗鋒
對于軸承產業而言,延續傳統制造模式,只能勉強“維持生計”;而選擇挺進高端智造則可以讓產品揚帆出海,從區域品牌走向更大的舞臺。正是在產業創新、方向選擇、場景拓展等方面的持續發力,讓聊城軸承產業這艘大船駛向“固本提質、向新圖強”的航道。
聊城軸承產業發展壯大的背后,是加工制造、倉儲物流、產品銷售各個鏈條的高效布局、協同運轉。細究這些變化,繞不開三年來這座城市深入推進的工業經濟“頭號工程”。
做深做細“人才+產業”文章,持續深化產學研融合發展;優化布局全國領先的全產業鏈,加快實現降本增效、提質創新;精準打造“產業大腦”,以大數據為支撐,推動產業結構重組、生態重塑、智造升級……這些都是“解剖”軸承產業后可以得到的生動答案,也是更多產業在面臨新的趨勢與挑戰下,正奮力實現改革、創新、突破的實踐路徑。
窺一斑而知全豹。軸承產業的發展故事,是聊城工業經濟“頭號工程”實施過程中的一個縮影。如今“頭號工程”進入提擋加速期,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更趨激烈的存量競爭、綠色化循環化的轉型要求、科技變革的時代潮流,都決定了聊城要從“國之大者”的高度,科學謀劃工業經濟發展,更加注重強基固本,更加注重綠色低碳發展,更加注重創新驅動,持續鞏固穩健向好、進中提質的發展態勢,不斷塑造高質量發展的新優勢。
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之路不會一帆風順。當前,產業規模總量不高、質量結構不優、創新活力不足、數字經濟實力不強等亟待破解的“硬骨頭”還有不少。這就更加需要我們牢固樹立“工業立市之本、強市之基”的理念,堅定信心、久久為功,以制度創新牽引工業生產力變革,打造一批特色鮮明、主峰凸顯的百億級、千億級產業集群,推動工業能級、質量、影響力持續提升。
從高端軸承到精品鋼板、綠色食品、大健康等領域,“頭號工程”不斷實現新的突破。我們有理由相信,持續深入推進工業經濟“頭號工程”,必將帶動更多新技術深化應用、新模式快速鋪開、新產品加速涌現,共同繪就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建設的新圖景。
2025-07-01 11:37:14
2025-07-01 10:58:24
2025-07-01 10:56:44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