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麗
剛剛過去的6月,是第24個全國“安全生產月”,主題“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查找身邊安全隱患”宛如響亮的警鐘,在全社會鳴響。這一個月里,我市主流媒體大力度刊播防溺水、安全生產公益廣告,同時開辦安全知識專欄;臨清市檢察官走進中小學校,為學生們帶來網絡安全教育課。這一幕幕場景,都是在全社會繃緊安全弦的生動體現。常言道,人生沒有彩排,生命更沒有重來的機會。故而,“安全閥”擰得再緊也不為過。
勿以事小而不為。安全是發展的基石,也是每個人幸福生活的保障。然而,現實生活中總有不少人對安全問題掉以輕心。一些人在開車時玩手機、闖紅燈,無視交通規則,將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置于危險之中;部分業主無視“電動車不準上樓”的規定,硬要把車子推到樓上充電,給全樓居民帶來極大安全隱患;部分企業未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培訓,缺乏安全監管及制度保障,導致安全事故發生……一些慘劇都在警示人們,僥幸心理要不得,每個人都應以“萬無一失”的態度來防止“一失萬無”。
常念安全緊箍咒。強化宣傳,讓安全防護知識入心入腦。一方面,通過各種途徑學習安全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安全素養。同時,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如遵守交通規則及公共秩序、定期檢查家庭用電設備、正確使用燃氣等。另一方面,媒體和相關部門也應持續加強安全宣傳教育工作。除了在“安全生產月”加大宣傳力度外,還應將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常態化,讓安全知識深入人心。
筑牢安全防護網。查找身邊安全隱患,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努力。政府應加強安全監管力度,嚴格執法,對違規企業和個人進行嚴厲處罰,讓違法者付出沉重代價。加大對安全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提高城市的安全保障能力。落實安全責任,讓那些掛在墻上、印在紙上的安全制度,一一落實到位。同時,要加強員工安全培訓,定期進行安全檢查和隱患排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社區、社會組織和志愿者也應發揮積極作用,參與到安全宣傳教育和隱患排查工作中。家長也要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當好孩子安全的第一責任人。
患生于所忽,禍起于細微。安全問題,容不得絲毫懈怠和麻痹大意。讓我們每個人行動起來,增強安全意識,積極參與安全建設,共同守護我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2025-07-01 09:33:29
2025-07-01 09:25:37
2025-06-30 17:20:08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